close

  央廣網北京5月24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C919,是中國“繼運-10”後自主設計的第二款國產大型客機,它從誕生之日就備受國內外媒體的關註。按照最初的計劃,C919原本定於今年試飛,不過遺憾的是,目前飛機試飛已經推遲到2015年,飛機交付時間也將推遲。
  近日,有香港媒體報道稱:首批C919交貨時間被迫推遲,是因為我國缺乏飛機製造的核心技術,不得不從美國公司購買關鍵部件和系統。針對這一消息,中國商飛昨晚向中國之聲獨家回應稱:航空核心技術任何國家都無法通過購買獲得,導致飛機延遲交付的是新技術磨合等原因。
  對於報道中所稱中國缺乏飛機製造的核心技術,必須要從美國購買的說法,上海飛機設計院副院長、C919項目行政指揮韓可岑表示:這完全沒有可能。
  韓可岑:航空工業這個領域,一般國家看的還是很重,核心技術,一般通過技術轉讓啊這種買賣關係還是辦不到的,這個我們有個清醒的認識,我們自己努力攻剋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打造我們國家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民用飛機這樣一個品牌。我們採用了國際通行的“製造商-供應商”的模式,探索一條中國設計,系統集成,全球招標,逐步提升國產化的道路,我們跟別的國家,無論是歐美還是別的地方,沒有核心技術領域方面的合作。
  《航空知識雜誌》副主編王亞楠告訴記者:民用航空工業是歐美實行技術壟斷的重點產業。飛機製造商可以實行民機的全球採購,分包生產,甚至聯合研製,但關鍵技術和研製成果的知識產權始終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裡。
  王亞楠:做為大型民用客機它的關鍵系統的研發技術,無論是哪個國家都不會輕易轉讓的,換句話說,我們的全球採購只是採購它的成品設備和系統,並不能買到它的技術,關鍵的技術只能自己逐步研發成功,你想依據設備採購來獲得技術轉讓的可能性在今天的民用飛機領域已經不存在。
  王亞楠說:大飛機C919的開發模式完全採用的是現代航空產業的國際慣例。
  王亞楠:現在美國包括歐洲,他們大型民用客機的整個產業,他們的慣例我們也是遵循的,就是由廠商做整體的設計,飛機的其他分系統是通過全球採購來實現的,換句話說,就是歐洲和美國的民用客機並不是完全是由自己生產,它的全球採購網絡已經遍佈到全球和地區。中國也一樣,C919設計是中國商飛完成的,我們的分系統也是通過全球採購,採購的都是有資質的系統,這樣的目的是儘快完成一個具有國際適航標準的民用大型客機。
  截至目前C919已獲國內外訂單400架。除國內四大航空公司外,訂單還來自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C919客機項目不時陷入延遲傳聞呢?中國商飛公司總會計師田民表示:目前C919大型客機研製工作總體平穩,但項目也面臨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的採用等帶來的壓力。
  田民:一架現代大型商用飛機由四五百萬個零件和幾十個複雜的系統構成,項目研製由幾百家國內外單位參與,項目管理的難度和複雜性遠遠超出一般項目工程。近年來,世界新型商用飛機研製採用了大量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大大增加了研製的難度和風險。中國商飛正在研製的ARJ21新支線飛機和C919大型客機也不例外。再加上中國噴氣客機尚未走過一個完整的研製歷程,產業基礎相對薄弱。
  韓可岑透露:目前,C919正處於詳細設計階段,希望年底開展系統綜合工作。
  韓可岑:截至目前我們前三架試飛飛機的機構已經投產了,首架試飛飛機按照計劃今年要進入總裝,明年年底實現首架機的首飛,從首飛到拿到適航證、交付客戶,一般有一個試飛等許多艱巨的工作要做。有了ARJ21的經驗和在管理上和技術上的進步,我們在安全第一的條件下,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完成C919繁重的適航、試飛和取證任務。
(原標題:商飛獨家回應大飛機延遲交付:新技術磨合等所致)
(編輯:SN06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b90ybzr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